当前位置:轶华小说>历史军事>红楼情僧> 112、林黛玉警言论带兵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112、林黛玉警言论带兵(1 / 2)

关于这三份试卷,他颇为头痛。</p>

前面那两份,明显都是将门之后,对于武科策论准备得极为充分,也明显提前听过洛阳之战的情况,所以说应对得当。</p>

可以说这两份答卷,不相伯仲。</p>

至于题目有无被人猜中,这个不是主考考虑的事情,能提前猜中题目,也是本事,说明考生背后有出谋划策的幕僚朋友。</p>

这对于为将者来说,反而是件好事,证明他自己意见能自成一体,有自己的圈子,不容易被人影响。</p>

很多寒门将领,为将后不能服众,意见容易被手下左右,摇摆不定,这才是最危险的。</p>

所以冯唐私下里面,想选其中一份为最佳。</p>

然而头痛的是第三份。</p>

武经默写没问题,字也很漂亮。</p>

策论应对,有些稍微贴近兵法理想情况,但也不算得过分,也其他两份没有拉开差距。</p>

关键就在于最后的临时加的两个问题上。</p>

一是你若守城,如何最小代价让对方退兵?</p>

二是如双方互换,你为北莽,如何最小代价破城?</p>

其他两份,不外是上兵伐谋之类,这算是通用答桉,本来武举考试,也没有多为难武生。</p>

其实能好好默完武经,将策论完整写完的,三个人中一个都不到。</p>

没办法,练武的人,总不可能天天写策论,考文科还有举人进士指点,武将则相反,都在军中,要不是家里有文武双全之人,谁会指点这些武生?</p>

只有第三份,写得异常简单粗暴。</p>

第一,我若守城,带数百兵马,单骑冲阵,阵斩敌军大将,可破。</p>

看到这里冯唐就想吐槽,你他娘的以为自己是关公?</p>

第二,我若攻城,携带绳子攀城而上,杀光城头敌人,接引下面兵士登城。</p>

看到这里冯唐更是崩溃,你到底有没有见过坚城城墙什么样子?</p>

即使是土城,利刃入墙,也不过半寸,要是石墙,一刀下去只有一个白印,这种城墙数丈高滑不熘秋,你怎么爬上去?</p>

他十分肯定,这第三个人肯定是平民出身,从来没有见过战阵,都是臆想出来的。</p>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