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轶华小说>历史军事>大晋女匠师> 第201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01节(2 / 2)

  炭肆分两种,木炭肆和石炭肆,木炭肆许民经营,后者由兵曹管控,建在都亭里。

  欧阳锐又吩咐门下史,不管钻孔石炭比较的结果如何,明天都要把此法跟云梯车模器同送郡署。

  “查一下王葛接下来报的郡比试。”这是给门下议生下令。

  欧阳锐再对门下书佐说道:“明天问王匠师,可愿去新城墙那看看。”

  若襄平城的官吏在这,心情定然大好:哼,有王葛匠师在,谁都别想清闲!

  夜半。

  鼓音“咚咚”,王葛又一次跌进噩梦。

  四周皆黑,有人哼唱起奇怪的歌谣,声音长了脚般越来越近。王葛不懂歌唱,只觉出到了高昂声调,听起来也不刺耳。歌声渐渐定于一处位置,王葛害怕想跑,怎么都迈不开腿。

  比黑暗还要黑的人脸轮廓出现,这时候王葛察觉自己是平躺的!这张脸靠近她的脸,更害怕的是,歌停,换成了呼吸,喷在她脸上。

  “南行,我带你走吧,结束煎熬。”

  林下,真是你杀了我吗?王葛终于从梦境脱离。又一块记忆碎片补上前世的空缺,林下刚和她认识时,说实话,虽被他身上的一种书卷气吸引,但他有时讲话奇奇怪怪,跟有韵律似的,为此她还怀疑过他脑子有病。

  林下爱看历史书,全是魏晋那段时期的。他不懂雕刻,可对于榫卯技能比她接受的快多了,尤其鲁班锁!有一次他画了六个木块,让她凿刻出来,然后他轻轻松松组合于一起。之后她在网上查了,没查到这种拼接形制的“六子联方”,那时林下挺认真地回答她的疑惑。

  “前世记忆。”

  王南行当然认为是玩笑。

  后来,王葛在急训营的固定任务“六子联方”里,拿到的模器就是林下拼起的那种。当时此任务差点失败,最后关头她脑中闪过的画面,实际上就是前世记忆的影像。可惜急训营期间竞争紧迫,不容许她深想。

  今晚补回来的记忆就这些了,王葛略有烦躁,很快压制住。试想,一个成年人能记清小学时期的几件事?初中时期的记忆也混混沌沌吧,何况她是穿越转世呢。

  清早,她和护卫们一起扫雪、清开路面,只要在辽东生活,接下来数月都会如此。

  回到院里,王葛来杂物屋墙根,昨晚冻了两盆冰。逛交市时削冰得火的技术给她启发,可以试着用干净的冰制成放大镜,进行小分距线段的练习了。

  王葛虽然没在这个时代见过放大镜,但她知道肯定有!因为后世江苏邗江对一座汉代墓考古,里面就有一个水晶放大镜,单面的,可放大四到五倍。

  对了,这个时代没有“水晶”的称呼,初到宾徒县时,王恬看到赤玉,简单提及过“水玉”,王葛便知道水玉就是水晶。

  第364章 346 刺杀!

  昨天在交市,冰雕师使用底部光滑的铜铫盛满木炭,一手用铜盖捂紧铫口,不让炭掉出来,另只手执铜铫在冰面上一圈圈旋转,依靠炭热磨出凸面。

  这种方法既省力,又保证冰面的光滑。

  此次出行王葛携带的物资中就有铁铫,火盆里有正烧着的牛粪,万事俱备,先沿盆边浇热水,把冰砣子倒在干净的雪上,斧背敲成块块碎冰。

  专娘子带着三个小匠娘领回早食了,过来雪堆边问:“这是干啥?”

  邹娘子:“阿葛想试一下,能不能制出那种两面凸的圆冰。”

  “火折子受潮了?”那也不至于用冰取火吧。

  王葛将一块冰放在手掌上,比划着动作解释:“不是取火用。昨天我靠近圆冰的时候,发现从一端看另一端能放大。”

  专娘子狐疑而瞅:“没放大啊?”

  “所以得试一下,看是不是必须制成两面凸的形制才可以。”

  从上次用唾沫、头发自制放大镜,王葛便知道普通的吏阶级跟寻常百姓一样,都接触不到放大物体这等层面的知识,接触了也会和邹娘子等人现在的反应一样,没有强烈的好奇心。

  很正常。百姓每天都在辛苦经营、讨生活,所见之物被放大、缩小,知道不知道有何用?比如王葛告诉农人用两面凸的透明冰能放大黍粒、麦粒,有用吗?又不是一粒变两粒,能当饭吃吗?告诉商人可以用水玉代替冰,磨制放大镜卖给贵族,商人各个精明,这道理还用王葛教吗?下多大的工夫才能将水玉磨成光滑的两面凸形制啊!

  至于贵族,早在汉代就得知的放大原理,始终未向民间推广,不代表贵族阶级没在已知原理上继续研究。

  因此王葛制凸透镜的目的,仅做放大分距线段用,没妄想制什么显微镜、望远镜。

  巳时,门下书佐来了。她放下捏冰的镊子,起身揖礼。

  “就在院里说吧。”门下书佐先感激新牛粪砖的事情,再道:“县令让我问王匠师,可有时间观看新城墙建造?”

  “明天我有场郡比,后日如何?”

  “好,那就后日辰正出发,我在郡署北等候匠师。王匠师在制冰?”

  “冰块磨成双面凸圆,能放大分距线段。”

  “哦?我试试。”

  不出王葛所料,书佐虽联想到目力不好者可用此双凸圆冰看文字,但用冰块磨制的方法太麻烦了,还易融化,实际不可行,唯有刻画线段这等必须保证精确的事务上可用。

  离开王葛这,门下书佐回复县令,一并将制冰的事讲述。正好,门下议生也查到王葛明天的郡比试是制尺。

  随北伐扩域,别州郡的匠工调配过来,各县新建匠肆需要大量的标准规具、尺具,利用考试集中匠师制尺、制规是最好最快的解决方法。

  欧阳县令:“你是说,王葛在制比分距更小的线段?”

  “是。”

  “告知吏曹,倘若王葛此次郡比仍是首名,同类型比试加一场州比。”

  议生:“县令不知,王匠师三次州比首名已经完成。”

  怎可能?!欧阳锐的诧异凝固在脸上,他相识的匠师,哪个不是五年起步游历于诸边郡,王葛才至平州多久!“郡比试呢?差几场?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